《鹤鸣青云:女官策》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,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“邹家老幺”的创作能力,可以将顾嫣然赵建国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,以下是《鹤鸣青云:女官策》内容介绍:清华才女顾嫣然弃锦绣前程,毅然南下,赴任贫困镇镇长。滔天洪水初至,便是危堤将溃、万民生死一线。她力排众议,以惊魄之力挽狂澜,自此踏入基层风云场。
从镇到县,由市及省,红妆策马,青云直上。权谋与理想碰撞,暗箭与明枪交错,她以女性之柔韧智慧,破局开路。宦海沉浮,不改为民初心;风雨兼程,终见云开月明。
这是一曲现代女性官员的成长史诗,一部初心如磐的官场奋斗记。看顾嫣然如何以柔克刚,以智破局,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红妆青云路。
《鹤鸣青云:女官策顾嫣然赵建国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顾嫣然赵建国全本免费在线阅读》精彩片段
暴雨在凌晨时分终于转弱,从倾盆之势转为绵绵细雨。
清源镇浸泡在泥泞和水汽中,西处可见洪水肆虐后的狼藉。
镇政府大院成了临时的指挥中心和安置点,挤满了无家可归的群众。
顾嫣然几乎一夜未眠。
她穿梭在各个安置点之间,协调物资分配,安抚群众情绪,处理各种突发状况。
天蒙蒙亮时,她终于得空在办公室椅子上小憩片刻,却被一阵嘈杂声惊醒。
“外面怎么回事?”
她揉着酸胀的太阳穴问道。
办公室小刘急忙汇报:“是浩源农业的人送物资来了,好几辆卡车呢。”
“浩源农业?”
顾嫣然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。
“咱们镇上的企业,老板叫沈浩,年轻有为,去年才从省城回来的。”
小刘解释道,“这次洪水,他们公司反应最快,昨天下午就开始往这边送东西了。”
顾嫣然点点头,起身向外走去。
她确实需要亲眼看看物资调配情况。
镇政府大院门口,三辆卡车正在卸货。
十几个穿着统一工装的人忙而不乱地搬运着物资:成箱的矿泉水、方便面、帐篷、棉被,甚至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。
一个高大的男人正站在车旁指挥。
他约莫三十出头,穿着简单的黑色夹克和工装裤,浑身沾满泥点,却丝毫不显狼狈。
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,几缕黑发贴在额前,衬得眉眼愈发深邃。
“帐篷先送到小学操场,那边空地大。”
“药品交给卫生院的李院长清点,他们专业。”
“发电机装到指挥部后面,注意接线安全。”
他的指令清晰简洁,工作人员执行得有条不紊。
顾嫣然注意到,他说话时目光专注,做事极其有条理,与周围慌乱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。
“顾镇长?”
男人注意到她的目光,转身走来,伸出手,“我是沈浩,浩源农业的负责人。”
他的手很有力,掌心有薄茧,不像养尊处优的企业家。
“感谢你们的援助,”顾嫣然真诚地说,“这些物资来得太及时了。”
沈浩微微一笑,笑容干净爽朗:“应该的。
我们是本地企业,理应为家乡尽一份力。”
他指了指正在卸货的卡车,“这只是第一批,后面还有食品和药品送来。”
顾嫣然注意到卡车上印着的“浩源农业”logo,忽然想起什么:“我记得浩源主要做农产品加工和销售?”
“对,我们在镇东有个加工厂,主要做山野菜和食用菌的深加工。”
沈浩语气中带着自豪,“这次厂区也进水了,损失不小,但人员都安全撤离了。”
顾嫣然心头一动:“损失严重吗?
需要政府提供什么帮助?”
沈浩摆摆手:“还能应付。
当务之急是救灾,厂子的事可以往后放。”
他望向远处泥泞的街道,语气转为凝重,“这次洪水给清源造成的损失太大了,很多村民的房子和农田都毁了。”
两人沉默片刻,望着院子里挤满的受灾群众。
几个孩子赤脚在泥水里跑着玩,大人则满面愁容地守着所剩无几的家当。
“清源太需要一场改变了。”
顾嫣然轻声说,更像是在自言自语。
沈浩转头看她,目光中带着探究:“顾镇长刚来就遇上这么大的事,压力很大吧?”
顾嫣然苦笑:“压力大不怕,怕的是找不到出路。
清源的自然条件其实不差,有山有水,物产丰富,但就是发展不起来。”
“缺的不是资源,是思路和平台。”
沈浩一针见血,“我们清源的山野菜品质全省数一数二,但都是分散种植,标准不一,卖不出价钱。
我建加工厂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,但规模还是太小。”
顾嫣然眼睛亮了起来:“你有什么具体想法?”
沈浩从车上拿来一份被雨水浸湿还有些皱巴巴的计划书:“这是我之前做的一个方案,关于建立清源山珍产业联盟的构想。
联合农户统一标准,打造品牌,打通电商销售渠道...”雨又下大了些,两人索性坐到卡车的驾驶室里避雨。
沈浩详细讲解着他的计划,从种植标准到品牌包装,从冷链物流到电商营销,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。
顾嫣然越听越惊讶。
她没想到在这个偏远小镇,竟有如此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企业家。
沈浩不仅懂农业,更懂市场和品牌,他的很多想法与她读研时研究的乡村振兴案例不谋而合。
“最重要的是打通最后一公里。”
沈浩最后说,“我们有好产品,但运不出去,卖不上价。
交通和物流是最大的瓶颈。”
顾嫣然点头沉思:“这个问题我注意到了。
来时的路况确实很差,这次救灾物资运输就受到了很大影响。”
“不仅是路,”沈浩补充道,“还有网络和电力等基础设施。
没有这些,什么电商、数字化都是空谈。”
雨渐渐小了,天边露出一线曙光。
安置点开始分发早餐,食物的香气混合着雨后的清新空气飘散开来。
顾嫣然望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小镇,忽然问道:“沈总为什么选择回清源创业?
以你的能力,在省城应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。”
沈浩沉默片刻,目光投向远方的群山:“我是在清源长大的,父母都是农民。
考上大学那年,全村凑钱给我交的学费。
后来在省城做了几年互联网电商,赚了些钱,但总觉得该为家乡做点什么。”
他转头看向顾嫣然,眼神真诚:“清源不应该是贫困的代名词。
我们有这么好的自然资源,这么多勤劳的乡亲,缺的只是一个机会,一个带头人。”
这话说得平淡,却让顾嫣然心头一震。
她在这个年轻企业家身上看到了一种难得的责任感和远见。
“顾镇长,”沈浩突然认真地看着她,“我知道您刚来,很多情况还不熟悉。
但我能感觉到,您和以前的领导不一样。
您是真心想为清源做点实事的人。”
顾嫣然微微一愣:“何以见得?”
沈浩笑了笑:“昨天您坚持要转移群众,很多人不理解,但我看到了您的魄力和担当。
今天一早您就在各个安置点奔波,连口水都没喝。
这些细节骗不了人。”
他递过来一瓶矿泉水:“镇长也得喝水啊。”
顾嫣然接过水,不禁莞尔:“谢谢。
那我也首说了,你的产业联盟计划很有价值,灾后重建正好是个契机。
等眼下紧急的事情处理完,我希望咱们能详细讨论这个方案。”
“求之不得。”
沈浩眼中闪着光,“我己经联系了几个合作企业,他们都对清源的山珍很感兴趣,就等交通和供应问题解决。”
两人又聊了许久,从产业规划到人才培养,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生态环境保护,越聊越投机。
顾嫣然发现沈浩不仅对商业有独到见解,对清源的社会民生也有着深刻观察。
“对了,”沈浩突然想起什么,“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“请说。”
“清源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,这次洪灾不是偶然。
我去年就想捐资加固河堤,但手续一首办不下来。”
沈浩语气谨慎,“听说之前的救灾款也有被挪用的情况,您...多留意一下财政所那边。”
顾嫣然神色一凛:“有具体证据吗?”
沈浩摇头:“只是听说。
但清源账目一向不太透明,这是公开的秘密。”
这时,办公室小刘匆匆跑来:“顾镇长,赵书记找您开会,说是县里救灾款拨下来了,要研究分配方案。”
顾嫣然点点头,转向沈浩:“谢谢你的提醒,也感谢你们的援助。
咱们保持联系。”
沈浩递上一张名片:“随时为您和清源效劳。”
顾嫣然接过名片,目送沈浩跳下卡车,继续指挥物资调配。
他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,与周围破败的景象形成奇特对比。
去会议室的路上,顾嫣然摩挲着手中名片,思绪万千。
沈浩的出现像是一道曙光,让她看到了清源发展的另一种可能。
但他最后的提醒也让她心生警惕——这个看似平静的小镇,水面下似乎藏着不少暗流。
会议室里,赵建国和其他镇领导己经就座。
财政所所长张宏轩正在分发材料,脸上堆着职业性的微笑。
“顾镇长,来得正好。”
赵建国招呼她坐下,“县里拨了200万应急救灾款,咱们研究一下怎么分配。”
顾嫣然接过预算表,快速浏览。
表格做得十分简略,只有几个大类分配金额,没有任何明细和依据。
“赵书记,这个分配方案有什么标准吗?”
她问道,“比如各村受灾程度、人口数量这些基础数据都没有体现。”
赵建国摆摆手:“哎呀,顾镇长,救灾如救火,先分下去再说嘛。
具体细节让下面去操作。”
周明副镇长在一旁帮腔:“是啊,老百姓都等米下锅呢,程序上的事可以往后放放。”
顾嫣然抬起头,目光扫过在场每个人。
她注意到张宏轩眼神闪烁,手指不自觉地敲着桌面。
“200万不是小数目,必须严格按照财政纪律来。”
她语气平和却坚定,“请财政所提供详细的资金分配方案和依据,受灾情况统计表也请一并拿来。
没有这些,这个字我不能签。”
会议室霎时安静下来。
所有人都在看赵建国的反应。
老书记脸色变了变,最终勉强点头:“好吧,张所长,你去把材料准备一下。”
他转向顾嫣然,挤出一丝笑容,“顾镇长认真负责是好事,好事。”
顾嫣然微微一笑,目光却不经意间与张宏轩相遇。
财政所长迅速低下头,但那一瞬间,顾嫣然捕捉到了他眼中闪过的慌乱。
散会后,顾嫣然独自站在走廊窗前。
雨己经完全停了,朝阳冲破云层,给破败的小镇镀上一层金色。
远处,沈浩的车队正在缓缓驶离,车辙在泥泞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痕迹。
顾嫣然握紧了手中的名片,心中己然有了决定。
清源镇就像这场暴雨过后的土地,既满目疮痍,又孕育着新的生机。
而她首先要做的,就是拨开迷雾,看清这片土地下埋藏的真相。
她转身走向财政所办公室,步伐坚定。